画说丨日本珍藏117幅风俗图片首度公开

※发布时间:2020-6-27 2:15:18   ※发布作者:小编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1925年,38岁的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来到留学,他发现从文学作品里读到的那座古城,已经风雨飘摇,这让青木感到留住它的紧迫,当时青木正儿在东四胡同写给的信里说:

  “上个月本想一游山东,然而战争的空气越来越浓,济南以南的旅行变得很,故而打消了这次旅行的念头。每天怀着好奇心到处游览,玩味着的秋天。……去年向学部长提出的收集中国风俗资料一事,终未能找到一个申请大笔金额的途径而作罢,甚为遗憾。我觉得至少制作好《风俗图谱》以后再回去也好啊。”

  几经周折,他向申请到一笔钱,在琉璃厂的来薰阁聘请画工,记录下当时的风俗。包括岁时、礼俗、居处、服饰、器用、市井、游乐、伎艺八个方面。

  1926年,青木正儿回国,完成了117幅画,他本来想为这些图做注解,但是不久他就调到了京都大学,并且忙于《中国近世戏曲史》的写作,这批图一直存放在,若干年过去了,的教授内田道夫觉得很可惜,给每一幅图做了详细注解,图谱才最终完成,由平凡社出版。

  晚年的青木正儿正着迷于中华名物的研究,翻译才子袁枚的《随园食谱》,他看到风俗图谱完成非常开心,回信内田道夫,“上了年纪,不由掉下泪来”。

  1964年,青木正儿病逝。这年,老舍带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仙台,内田道夫呈上刚出版的《风俗图谱》,老舍感慨说,“中国也没有这么全的风俗图谱。”

  2019年10月,《风俗图谱》中文版首次面世。东方出版社用4年时间从日本引进、翻译、编辑了这本书。如今重看,这些画不仅留下珍贵细节,也让我们温习祖先的生活方式,了解他们生活的情感。

  夜市卖的多是日用品,价格与普通的商店相比便宜一点。商人不一定有恶意,但是因为价格便宜,所以不东西的质量,而且在略微发暗的灯火处选商品,和白天的挑挑拣拣不同。第二天早上仔细一看,完全是不同的东西。但是夜店也有好处,有点儿占小便宜的心理,比如说买两三块手绢,因为比商店便宜,所以东西略有问题也没有大碍。只是商店以“ 言无二价”为旨,夜店标高价的时候多。完全不了解东西的价格,容易被。这一点,虽说客人不是,在住惯的人们会巧妙地利用夜市。

  马谡败给

  “ 市”具 有最重要的意义是,在远离都市的农村,一般村落没有商店,所以买火柴、白糖以及买孩子们的一根铅笔,人们都要到“ 市”上去买。在街道或河边比较大的村落,的日子有“ 市”,也叫“ 集”。这样的村落里大体上有传统的,说明了“ 市”和有着很深的关系。“ 市”大体上中午以前就结束了。清晨,有赶着毛驴运粮食的,用扁担担棉花的,推着独轮车运花生的,抱着的篮子里装着十几个鸡蛋的等,不管男女老少都脚步轻松地往集上走,这叫“ 赶集”。农民们从附近的村落像潮水般涌来,再像潮水般退去。山东有个地方赶“ 夜集”,黎明前还一片漆黑的时候,“ 市”就开始了;天亮以后,人们已经散了。这个习俗是因为往返于“ 市”,不影响当天的工作,所以“ 市”就自然形成了。

  从事村落周边物资的集散而定住在那里的商人们拥有店铺,收购农家生产的粮食和棉花。当地的富农借给农家高利贷。而摆小摊的小杂货店的商人等随着集市移动,四处做买卖。此外,还有按季节到当地收购棉花、花生、烟叶等土特产的城里商人。物资的买卖是通过集市来进行的,所以必须说明农村社会的集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。强制征税非常严格,交易的农产品和家畜无一例外地课税,也是在这样的集市进行。

  因为农民很少离开村落,所以平常和附近的村落也不太往来,通过集市,村落间的联系也增多了。另外,有集市的村落大体上设置征税、保安、邮政等机关,虽然不多,也设置一些分支机构。农民们到集市来,了解的告示,收发信件,了解物价的变动,打听新闻,把所有这些信息带回自己的村落,洋洋得意地四处。在集市上用粮食换成现金,回家时给孩子买袜子,给老母亲买点心,或者喝上一杯高粱酒陶然自乐。大的集市有说书的、魔术师和西洋镜等,集市也是农民们娱乐的地方。

  根据蔡绳格的《 燕市货声》,吆喝“ 翠啊花”的是卖翡翠玉簪的,吆喝“ 卖绫绢花啰 ”的是卖假花的。这是两个二尺左右的纸箱上串着一根,担在肩上走。如图所示,绿色的箱子用扁担前后挑着,也有只挑后面的箱子的,里面的商品是绢、灯心草、纸、蜡等材料制作的细花饰物、蝴蝶、绒球等。其中细花相当逼真,很漂亮,颇受市井的孩子和妇女们欢迎。各种各样有趣的细花装饰,戴在女子的头上和胸前的风景,光是想象就不由得微笑起来。所谓“ 卖假首饰 ”,就是专门贩卖宝石和贵金属的模造品,市井的孩子和妇女们对此很钟情。其他还有“ 摇铃的镗鼓”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,肩上背着的箱子里,有梳头的梳子、发饰、刷子、别针等。从前走村串户卖妇女用品的货郎什么都卖。元杂剧《 张鼎智勘魔合罗》里的货郎拿着拨浪鼓,后来的卖货郎也是一样的吧。

  日本也是一样,细花充实着爱花的人们的心,无论何时都是那么鲜艳。装饰花草自古有之,古代歌谣集《 诗经》里也有这样的描写 :

  年轻的姑娘从野外采集白茅草来送给我,多么美丽,罕见。不,白茅草并不漂亮,那是美人送给我的缘故。

  洧水的对岸真的广阔而欢乐,年轻人互相嬉戏,赠送芍药花。与自然为友,爱自然孕育的美好事物,欣赏花儿的心情,无论何时都体现在细节之中。

  “ 卖带子”是走街串巷卖各种带子。带子里包括脚带,脚带是把裤脚折起来,然后一圈儿一圈儿地缠上,如果没有这种带子工作起来不方便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是绑腿、脚绊之类。

  “ 卖耍货”有木制青龙刀、红缨枪、戏剧的偶人、面具、纸风筝、气球、泥人、纸牌等各种玩具以及糖果,都在担子上,受到城里孩子们的喜爱。泥人表现了当地的风格,很有意思。此外,还有无锡泥人那样颇有艺术性的东西。

  元代有卖“ 魔合罗”泥偶人的,从杂剧的内容可以推测到。这出戏说的是戏里的泥偶人成为线索,解决了事件的故事。故事情节如下:

  河南府有一个开小杂货店的男子为了避开一百天的灾难出去赚钱,赚了钱回来后,在回故乡的上病倒了,于是他拜托行商卖魔合罗的人往家里捎个信。当医生的亲戚知道这件事后,想要贪下他的钱,就抢先赶到,悄悄地毒杀了男子。从魔合罗上所刻作者的名字,弄清了卖魔合罗的人,这个事件随着调查的进展,真浮出水面。

  在此,魔合罗就是在七月七日乞巧,也就是为了女红做得好,祈愿的偶人,货郎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卖偶人。魔合罗也写成“ 摩睺罗”,据说,这个习俗是从西域传来的,七夕用蜡做成小孩的形状,让偶人浮在水里玩。

  卖布的一边摇着长柄的拨浪鼓,一边吆喝着“ 汤布冷布”,到处卖布头。“ 汤布”( 堂布 ) 是擦拭家具的一种粗木棉,“ 冷布”是夏天挂在窗子上的织得很粗的寒冷纱,背着布匹走街串巷的是百姓的绸缎铺。拨浪鼓俗称“ 大摇鼓”,是历史悠久的古乐器。

  背商品的、挑扁担的、推手推车的,有各式各样的。被称作“ 摇铃的”,俗称“ 铃子”的拨浪鼓,像大鼓似的发出响声。

  捏江米人儿:卖的人担着小箱子和长架子走街串巷,用和好的各种颜色的江米面,巧妙制作人物、虫、鸟等贩卖。和“ 吹糖人”( 请参照第 173 页“卖花生及其他”) 一样,是以孩子们为对象的买卖。端木蕻良在《 捏面人》的诗里这样写道:

  五指捏米面,五色顺手旋。忽尔西游记,忽尔大观园。八戒风生耳,探春画笔研。一双面人手,可以见大千。

  卖鸡毛打帚:卖的是鸡毛掸子,吆喝着“ 掸子来毛掸”到处走。鸡毛掸子在华北的黄土地带是不可缺少的东西。特别是初春时节的沙尘暴,即使是关得紧紧的房间里,家具的还是积满了厚厚的灰尘。即使不是那样,街上的尘土也是厚厚的,在进入家里之前要先拍打一下身上的尘土,所以在玄关要放一个鸡毛掸子。把在欢迎会上喝的酒叫“ 洗尘酒 ”,就是在这个中产生的。

  起茶汤:茶汤即把淀粉溶在水里,加上白糖,再倒进开水贩卖。“ 油茶”是前述的淀粉里加上香油或牛骨髓油炒熟即成。油茶里再倒上开水。铜壶里准备好开水,和装有淀粉的盒子一起用扁担挑上走。不好喝的茶汤,有句俗语是 “ 翰林院文章,太医院药方,光禄寺茶汤”。

  卖馄饨:把面擀成薄薄的皮,包上少量的肉馅儿,用猪肉汤煮好,然后贩卖。在日本就是大家熟悉的“ 云吞”。卖馄饨的一边吆喝着“ 馄饨开锅”,一边走。

  其后《 庭训往来》《 节用集》等亦见此名。江户中期以后似乎消失了。近世日本的“ 乌冬”面相当于中国的切面,室町时代叫“ 切麦”。过 凉 水 的叫“ 冷 麦”,开水 捞出 来 的叫“ 温麦”。古代云吞的样式已经失传了,所以借用其名叫“ 乌冬”的吧。相当于日本今天的乌冬切面,其祖先叫“ 水引饼”。晋代的傅玄撰《 七谟》等亦见相关记载。北魏的《 齐民要术》这一农书里,有关于其制法的记载。根据记载,用筛子把乌冬面粉筛好,用调好的肉汁和面,然后弄成筷子粗的长条,切成一尺左右,泡入水中,用手指抻薄,然后一个一个放入锅里煮。后来,产生了擀开以后用刀切的方法。唐代已经很普遍,稍后宋代留学中国的僧侣们把切面的做法带回了日本。

  在中国,粉食的历史很悠久,这从画像石里所描写的习俗可见一端。唐代小说里有“ 胡饼”等词,可见与外来的饮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  唐代小说有“ 板桥三娘子”的故事。河南的板桥有不可思议的旅店,据说在那里住宿的客人吃了三娘子用魔法做的荞麦面饼,都变成了驴。板桥旅店在开封西边,中牟东边的旅店是故事的舞台 。这是华北地区的故事,日本的民间故事《 旅人马》也受其影响。

  卖切糕:黄米 ( 糯粟 ) 和江米 ( 糯米 ) 分别泡在水里,放进枣,用蒸笼蒸熟。蒸熟后的和白色的米摊平成饼状,放在独轮车上,从边上用大切刀切,客人蘸上白糖在边吃。对人来说,这是怀旧的风味。

  然而,说到这儿,切糕是主食还是点心就分不清了。点心这个词按照词典的解释,顾名思义“ 点点心意 ”,就是缓和疲劳,让再次振奋起来之意。这也许是通俗的解释,但确实有让人信服之处。日语的“ 果子”( 点心 )是从水果一词而来的吧。

  街头食品最熟悉的是“ 油炸鬼”( 炸果子 )。这是和好小麦粉,然后油炸的东西。有盐味的长有五六寸,形状像两根筷子拧在一起,叫“ 油条子”。有甜味的直径有三四寸,形状像棒球接球用的手套,中间有切成条的缝。据刘廷玑的《 在园》卷一记载,苏东坡从浙东北上渡过黄河时,看到旁有卖“ 油煠鬼”的,于是买了品尝,这常令人怀念的风味 。这么说来,它还真的有很悠久的历史,江南叫“ 麻花” 。

  “卖糖葫芦”的糖葫芦是冬天到三月末的小吃。把海棠果、山里红、山药、葡萄、核桃、枣等水果串成一串,再包上一层糖浆,能品尝各种水果的味道。

  所 谓“ 山里红”是山楂的一种,可以去毒,味道酸甜,用长绳子串成珠子状,一边吆喝着“ 山里红!”,一边卖。

  “ 卖萝卜”的萝卜是容易得到的维生素补给源,所以很受欢迎。萝卜的一种叫“ 水萝卜”,皮红色或紫色,肉绿色或白色,用刀切成条,可以生吃。

  “ 糖炒栗子”的栗子在日本也深受喜爱。从苏秦活跃的战国时期开始,“ 燕民虽不耕作,而足于枣栗”( 明代周筼著《析津日记》),栗子是当地的特产。

  “倒水的”是自来水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的买卖,把桶装在独轮车上叫卖。饮用水 ( 甜水 ) 和生活用水 ( 苦水 ) 不同,从更深的井里汲取。胡同里边听到吱吱作响的水车声,古都的感慨倍加深刻。倒水的几乎都是山东人。

  的水脉是 从 远 处的玉泉山而来,西边的方向,也 就是西直门的外 侧有一座高粱桥,这是因高亮这个男子汉的传说而起的名字。

  从前这个地方还是称作的幽州的时候,龙王、龙母和一族人住在那里,他们想要发出洪水住在那里的百姓。渐渐地,这一地方得到发展,看到建起城,龙王一族化装成卖菜的农夫,把蔬菜装上独轮车运到城里,让儿子把城里的甜水喝干,让女儿把苦水喝干,然后把他们变成两个水缸装在车上运出了城。为此,城里连一滴水都没有了。得知这个消息的刘伯温,认为应该把水追回来,募集了追讨的人,但因为有生命,所以大家都不前。这时有个叫高亮的人,手拿红缨枪,马上就追龙王一族去了。在玉泉山附近总算追到了,照着一个水缸就乱刺一通,于是水从缸里一下子涌了出来。还有一个水缸,高亮正要刺的时候,龙王们都现出原形,逃到玉泉山和黑龙潭去了。势不可当的洪水开始冲向高亮,他拼命逃跑,快要到西直门时,他一高兴,不小心向后边看了一下。就在那瞬间,洪水吞没了高亮。那以后,城里的井又开始出水了,但大部分是苦水。这是因为甜水被龙王的儿子拿到玉泉山的洞穴中去了。

  北方的主食馒头是小麦粉或荞麦粉里加上发酵粉或面起子,发酵而成的面包,也有包上肉或蔬菜的。因为里边有馅,所以产生了“ 包子”这一词语。

  日本的馒头是包子的日本化,大多是豆馅,据说是镰仓时代初期传来的。据说,历应四年 (1341) 林净因从中国来,加入日本国籍,他在奈良开始做的馒头,被尊为始祖。奈良市的林神社有馒头冢。

  另外面食还有烧饼。和好小麦粉,加上芝麻酱,擀成圆形,撒上芝麻,平底锅里放一点香油,烙出来的就是烧饼。以前曾经用吊炉,就是用泥做的炉子,中间烧上柴火,用把铁盖吊在梁上,炉子上放上铁盘子,如今简易成小摊儿式的,街头到处都有卖的。和这样的烧饼一样,在街头卖得很火、为人们喜爱的“ 烙饼”,也是在平底锅里做,放上擀成大的圆形面饼,烙出来即可。它可以与咸菜等一起食用。

  卖包子:包子是小麦粉做的皮子,里面放上猪肉馅,包成直径二寸左右的茶巾拧出来褶皱状的馒头,属于主食。品种多样,枣加黑糖做的馅儿叫枣泥包子,砂糖加芝麻、干果馅儿的叫澄沙包子等。包子可以在街头吃,也可以在中山公园的茶馆吃。

  卖扁食:以大众为对象卖的小吃。买来灌肠 ( 香肠用油煎一下,然后蘸醋或酱油食用 )之类,在庙会和热闹的场所开店。

  卖果子:水果以近郊出产的葡萄、柿子为主,还有桃、苹果、枣等。按季节出售各种水果,夏天还可以看到把西瓜切成小块出售的风景。

  在,落花生多是剥了壳儿卖,带壳儿的叫“ 半空儿”。半空儿就是壳里只有一半是仁的意思。它或者是仁没有完全成熟,或者是没有成熟,仁只有普通的一半大。换句话说,就是残次品,是落花生的碎屑,因此有“ 便宜点儿,给你点儿半空儿”的说法。半空儿本来是很便宜的东西,由于是小粒,用大锅炒的时候,都集中在锅底,火候到家,香味极浓,反而好吃。它是市民在冬天长夜喜爱的小吃之一。

  其他冬天夜里走街串巷叫卖的还有卖猪头肉和水萝卜的,甚至有猪头肉的味道胜过东坡肉 ( 也是长时间煮好的猪肉,因宋代诗人苏东坡喜爱而得名 ) 的说法。

  商贩肩上用绳子扛的容器的形状是上大下小的椭圆形的桶,上下的边涂成绿色,其他部分是红色的,长方形的菜板当作盖子,所以一看就知道那是什么。深夜提着小油灯在小巷子里一边吆喝,一边走。猪头肉有独特的风味,价格也便宜,最适合下酒,深受市民的欢迎。

  还有水萝卜 ( 生食用的萝卜,皮是绿的,里面是红的,味道是甜的 ) 也同样在夜晚的小巷子里吆喝贩卖。特别是在冬天的深夜,各种卖东西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富有风情。

  卖花生:就是卖落花生。花生以前叫“ 长生果”,在宴会上颇受青睐。郊外的西山一带多产花生,它作为零食深受市民喜爱,一包一包地在街头卖。“ 抓半空儿多给,落花生!”等吆喝声,在的深夜里响彻寒冷的夜空。

  打香油:卖食用油。老百姓不囤积油,每次吃完后用空瓶子去买。出于经济上的理由,还有一个原因是喜欢保留着香气的油。敲打木头上有孔的木鱼状的小梆子,或是敲打铜制的盆状的钲 ( 俗称“点子”) 叫卖。

  吹糖人:把柔软的糖饴揉成圆形插到竹管或麦管茎里,噗地一吹,从马、牛、羊、鸡到偶人,都能巧妙地吹制出来。招徕客人用的是一种铜锣。